四川抽水蓄能新政将如何重塑新能源格局?发表时间:2025-04-29 14:00 4月3日,四川省发改委正式发布《关于服务特定电源抽水蓄能电站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聚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抽水蓄能电站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协同发展。目前该文件正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政策的核心在于“多维度推动协同发展”,从配套资源规划、站址选择、开发调度到建设保障,提出四大关键举措: 1. 科学配置新能源规模,提升经济性与灵活性 根据意见,常规抽水蓄能电站可按装机容量的3倍配置光伏资源,混合式电站则为2.5倍。若周边具备风电资源,在总配套规模不变的前提下,也可进行风电置换光伏的比例调整。同时结合弃风弃光率与通道利用率,合理设定抽水蓄能电站连续满发小时数,以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2. 精准选址,优化资源配置 在新能源站址选取方面,优先考虑距离抽水蓄能电站6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若资源不足,则可在同一或上一级枢纽变电站辐射范围内统筹安排,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电网稳定协同。 3. 统筹开发节奏与调度机制 抽水蓄能电站将通过市场化方式优选开发主体,并明确配套新能源资源分配。项目业主需与新能源方共同报请省政府确认资格。同时强化联合调度研究,制定统一调度规则,确保电站在投运前完成调度方案备案,提升整体运行效能。 4. 强化协同保障,打通建设堵点 从用地、用林到涉水手续,各级政府部门将形成合力,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县级政府负责做好站址保护与前期要素支持,省能源局则牵头建立项目库,统筹推进全过程管理。 此次意见的出台,不仅为四川加快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它标志着四川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迈出了坚实一步,既拓展了风光发电的增长空间,也明确了抽水蓄能电站作为调节中枢的功能定位。 智慧赋能新未来: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即将启幕 由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将于7月10日至12日在成都举行。本届大会以“科技创新·智慧赋能”为主题,聚焦风、光、储、氢等清洁能源装备与传统能源智能化转型路径,全面展示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融合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