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力结算新规落地,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聚焦制度创新与技术融合发表时间:2025-05-14 13:10 4月15日,四川省电力交易中心正式发布《2025年四川电力市场结算细则》。这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四川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新版细则在发电侧、用电侧、新型储能以及资金管理四大方面进行了系统性优化,构建起更高效、透明、规范的结算体系。 此次修订的一大亮点是“照付不议、偏差结算”原则的确立,同时明确了绿色电力在结算流程中的优先地位。这一机制不仅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也为非现货市场试运行阶段提供了稳定预期。 发电侧:绿电优先,简化结算流程 在发电侧,所有交易均按“照付不议、偏差结算”执行,其中绿电享有优先结算权。具体来看,省内绿电交易电量按照合同电量、上网电量和用户结算电量三者中最小值进行结算,并以合同约定的绿证价格计费。此举有效保障了绿电交易的可执行性和结算公平性。 在非现货市场阶段,偏差电量不分时段统一结算,大幅降低了结算复杂度,提升了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 用电侧:分类明确,提升结算效率 用电侧的结算分为电能量和绿证两部分。省间绿电交易方面,批发用户、售电公司及零售用户均依据实际执行电量或分解关联电量,按合同电价结算,确保交易闭环可控。 省内绿电交易则以合同电量为上限,批发用户和售电公司按合同价格结算,零售用户通过售电公司关联至批发市场合同电量,再结合零售套餐价格执行,实现结算链条清晰、操作便捷。 新型储能:结算机制细化,支持产业健康发展 新细则对新型储能的结算方式作出明确规定。独立储能电站放电电量参照煤电政府授权合约价格机制执行,获得平均差价收益。在尖峰电价期间,放电价格将根据分时电价机制执行,其余时段则不区分时段。 这种差异化定价机制,既体现了储能资源的价值,也有利于引导其在电网调节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储能商业化路径提供政策支撑。 制度创新+技术赋能: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即将启幕 随着电力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如何借助数字技术推动能源系统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即将于2025年7月10日至12日在成都召开的中国智慧能源大会,将以“科技创新·智慧赋能”为主题,汇聚能源领域政产学研多方力量,深入探讨包括电力市场制度建设、新型储能应用、风光氢储融合发展等在内的热点议题。 作为全国能源转型的前沿阵地,四川在电力市场改革方面的探索经验,有望成为本次大会的重要讨论素材之一。大会也将展示最新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能源领域的落地成果,助力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