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

四川规划“成德眉资都市圈”绿色氢路,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发表时间:2025-06-04 11:11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正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据国际氢能源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能源需求将增至目前的10倍,而全球氢能产业链产值预计将超过2.5万亿美元。近日,《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明确提出要打造“成德眉资都市圈”等绿色氢路,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应用场景。

四川规划“成德眉资都市圈”绿色氢路,推动清洁能源发展.png

绘制图谱清单推动氢能产业建圈强链

四川的氢能企业主要集中在成都和德阳两地。当前,成都都市圈通过构建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布局氢能产业,助推“成德眉资都市圈”绿色氢路建设。在成都,东方氢能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亚联氢能研制出全球首台200Nm³/h生物质乙醇重整制氢装置;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制氢技术以及厚普股份的固态储氢材料等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而德阳作为全省氢能产业的技术策源地和最完整的中试验证基地,已实现国内首个兆瓦级冷热电氢氧五联供系统示范,并开发出国内首个兆瓦级光伏发电耦合PEM电解水制氢系统,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安全无毒有机液体储氢技术示范。

“目前,成都都市圈已经初步形成了‘制—储—运—加—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四川省同城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细化完善《成都都市圈重点产业产业链全景图》,联合绘制氢能产业发展图谱、产业发展路径图、产业发展布局图、链主企业布局图四张图谱,以及领军人才、产业基金、关键平台、重点配套企业四张清单,共同构建都市圈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配套企业+投资基金+中介机构+领军人才”资源库。

扩大领域运用联动打造氢能示范应用场景

“加氢20分钟,续航550公里以上!”前不久,在成都西部国际博览城11号馆门口,一辆搭载东方氢能自主研发的200kW级燃料电池系统的牵引车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是氢能在成都都市圈实现场景应用的一个缩影。《方案》指出,要推广氢能在城市交通、工程机械、船舶航空等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应用场景。

2023年12月,成德眉资首条氢能“零碳”道路运输线路发运,进行成都往返德阳及绵阳等地区的烟草及相关原料、辅料运输。2024年3月,成都制造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了运行试验。“我们将推动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物流场站、高速沿线合理布局加氢站,配套建设氢能保障体系,推广节能低碳交通运输工具。”眉山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在成都都市圈,氢能的应用场景正变得越来越广泛。“今后,成德眉资四市将联动打造氢能示范应用场景。”省同城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先进制造业、综合交通“同城同网”、对外开放和商贸消费等,共同在公交、城际货运、冷链物流、机场专线、城市渣土转运、矿山和钢铁等领域扩大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共同开展“成都都市圈造”氢能源市域列车试点示范,探索氢能无人机示范应用等,将场景资源转化为订单,拉动氢能产业集聚发展。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png

展望未来:共赴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

随着氢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逐步扩展,我们期待在即将到来的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上,能够看到更多关于氢能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成功案例。此次大会不仅为行业内外提供了一个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平台,更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宝贵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盛会的到来,见证氢能产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并希望四川的氢能产业能够在大会上大放异彩,成为引领全国乃至全球氢能发展的新标杆!

指导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委员会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四川省能源局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单位:
中国能源研究会
中国国际商会四川商会
协办单位:
四川省能源协会
重庆能源研究会 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学会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西藏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四川省煤炭工业协会 四川省节能低碳协会
四川省智能终端产业联盟 四川省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促进会 成都电力行业协会 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
承办单位:
中国能源研究会智慧能源与产业零碳化发展专委会
中国能源研究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专委会 四川省电力企业协会
四川合创会展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中国智慧能源大会秘书处
联系人:丁女士
联系电话:13183828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