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与双碳政策2月简报:国家与四川最新动态发表时间:2025-02-24 14:00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新能源与双碳政策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2月第3期政策简报显示,中国在新能源和双碳领域持续发力,国家和地方政策相继出台,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将重点解读国家政策及四川地方政策的最新动态。 国家政策动态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月17日,文件提出,着力科学有序扩大有效需求,顺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结合新能源消纳利用和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等因素,系统性确定新型储能需求,推动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保障和创造需求的高效联动发展。引导各地区科学有序布局新型储能制造项目,依托研究机构开展行业运行监测预警,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推进电源和电网侧储能应用 积极鼓励探索火电合理配置新型储能,支持开展新型储能配合调峰、调频等多场景应用。推动新能源集成新型储能和智能化调控手段建设友好型新能源电站。针对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富集且本地消纳能力较低的地区,支持新型储能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加快推进共享储能,提升储能对电力系统的辅助服务能力。鼓励新型储能以独立储能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加快推动构网型储能应用,提升新型储能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支持能力。 拓展用户侧储能多元应用 面向数据中心、智算中心、通信基站、工业园区、工商业企业、公路服务区等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高和用电量大的用户,推动配置新型储能。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园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积极推进新型储能技术产品在工业领域应用。鼓励城镇供热合理配置新型储能。依托“光储充换检”综合性充换电站建设,发挥新型储能在车网互动等新模式中的支撑作用。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在城市照明、交通信号、农业农村、公共广播、“智慧车棚”等公共基础设施融合应用,鼓励构建微型离网储能系统。发展个性化、定制化家用储能产品。 四川地方政策动态 2月18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5年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申报通知》 电网侧新型储能优先在区域电力缺口较大、负荷峰谷差明显、电源就地支撑规模不足的点位布局。成都负荷中心新增项目重点布局在成都电网南部区域,其次布局在成都电网东部区域,紧邻成都的其他市梯次补充。德阳、绵阳、乐山、宜宾等电力负荷增长快、系统调节需求强的其他区域,因地制宜布局电网侧新型储能。 申请纳入2025年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的项目应已开展前期论证工作,明确技术路线,基本确定电网接入方案,初步落实项目土地、电力接入、调度需求等建设条件,承诺在2025年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印发后3个月内开工建设。纳入项目清单的电化学储能项目须于项目清单印发起12个月内建成并网,其他类型的储能项目须于项目清单印发起18个月内建成并网。项目应选用技术先进、成熟度高、安全性好的储能技术。项目建设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关键设备选型应符合新型储能电站相关规定、标准、规范等。 由此可见,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不断加码,新能源与双碳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行业从业者,及时了解政策动态,把握市场趋势至关重要。与此同时,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将于7月10日在成都隆重举行,届时将汇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讨智慧能源的未来发展方向。诚邀各界人士参展参会,共襄盛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