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零碳园区建设提速!绿电直供+储能革命赋能产业升级发表时间:2025-03-13 14:00 政策落地:零碳园区试点方案明确“绿电直供”路径 2024年3月6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以“绿电直供”为核心,统筹布局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智慧能碳管理等六大任务,并制定具体任务分工与完成时限。根据规划,试点园区需编制能源规划方案,推动园区与周边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直接对接,探索“隔墙售电”政策创新,降低企业绿电使用门槛,力争实现园区能源消费100%清洁化。 该方案强调“因地制宜”原则:在甘孜、阿坝等资源富集区,优先建设“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在成都、德阳等产业集中区,推动屋顶光伏、余热回收等分布式能源系统全覆盖;针对高载能企业,支持“绿电直供+储能调峰”组合模式,构建“源网荷储充放”协同体系。 新型储能加速布局:技术攻坚与场景应用双突破 为支撑零碳园区建设,四川加速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2024年全省计划新增电化学储能装机1.5GW,重点布局成都、绵阳、宜宾等产业核心区。眉山储元世纪5GWh储能基地已投产,其磷酸铁锂电池系统循环寿命超6000次,可满足工业园区连续6小时调峰需求;川投新能源安岳100MW/200MWh示范项目首创“共享储能”模式,通过聚合分布式储能资源,为园区提供动态容量租赁服务。 针对锂电储能成本与回收难题,四川依托长虹新能源、天齐锂业等龙头企业,开展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攻关,同时建立“生产-使用-梯次利用-再生”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计划2025年前建成20个标准化储能回收网点。 智慧能碳系统:数字化驱动园区低碳转型 《方案》要求试点园区建设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实时监测碳排放与能耗数据,并联动碳捕集、生态固碳等项目。例如,泸州零碳化工园区通过AI算法优化生产工艺,将余热回收效率提升30%;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引入“虚拟电厂”技术,聚合分布式储能与可调节负荷,实现园区用电负荷弹性控制。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成都共话零碳未来 随着四川零碳园区建设进入快车道,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将于7月10日在成都开幕,聚焦新型储能技术、绿电交易机制、智慧能碳系统等议题,为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搭建合作平台,助推西部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