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

零碳园区建设提速 2025智慧能源大会将揭晓四川样本

发表时间:2025-04-03 14:00

零碳园区建设提速 2025智慧能源大会将揭晓四川样本.png


四川省近日发布的零碳工业园区试点方案引发产业界关注。该方案创新性提出"三步走"实施架构:2024-2025年为技术验证期,在攀西钒钛产业园等6个示范基地开展绿氢冶金、碳捕捉利用等技术试验;2026年进入模式推广期,打造跨行业碳资产交易平台;至2027年最终形成可复制的园区零碳运营标准体系。


一、工业减碳的四川解法

方案突破传统工业园区改造思路,针对不同类型园区提出差异化路径:

资源加工型园区:在德阳磷化工基地,通过余热发电系统改造,单位产品能耗较2020年下降27%。试点尾矿制备固碳材料技术,年封存二氧化碳达8万吨。

外向出口型园区:成都高新综保区建立"碳关税预应对机制",开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系统,已覆盖87%出口欧盟企业。

高载能产业园区:乐山晶硅光伏产业园配置专属"水风光储"微网系统,绿电消纳率提升至82%。全球首创的绿电制氢供硅烷技术预计降低60%碳排放。

优势产业集聚区:泸州白酒金三角建成酿酒废气CCUS(碳捕集)示范项目,每年可将1.2万吨二氧化碳转化为食品级干冰,实现碳资源化利用。


二、技术创新催生双碳经济

方案披露的数据显示,试点园区的数字化能碳管理系统建设投资达23亿元,其中:

5G+智慧电网升级使攀枝花某园区输电损耗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工业蒸汽电气化改造为成都经开区减少燃气消耗1.7亿立方米

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在绵阳科技城实现年度绿电供应占比18%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碳汇交易机制创新——川西北林业碳汇项目与成都工业园区建立"碳汇消纳直通车",已累计交易11万吨碳汇,相当于32家中小企业年度排放量。该创新模式入围国家发改委碳中和创新案例库。


三、政策组合拳激发市场活力

方案配套的"财税+金融+要素"支持政策形成协同效应:

对零碳技改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省级补助

设立50亿元园区转型专项债,首批已支持7个固碳材料项目

生态环境部门向试点园区开放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绿色通道

据测算,到2027年全省将形成零碳相关产业投资超600亿元,其中智能微电网系统建设市场规模达75亿元,碳资产管理服务需求增长270%。这为能源物联网、智慧储能等领域企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设立清洁低碳展区展区,即日起登陆大会官网注册参会,可获取试点政策解读手册。7月10-12日,成都西博城见证产业零碳转型的破局时刻。


(本文在调研过程中参考了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公开资料和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指导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委员会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四川省能源局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单位:
中国能源研究会
中国国际商会四川商会
协办单位:
四川省能源协会
重庆能源研究会
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学会
西藏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能源研究会智慧能源与产业零碳专委会
中国能源研究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委会
四川合创会展有限公司
四川省国际展览中心
联系方式:
中国智慧能源大会秘书处
联系人:丁女士
联系电话:13183828835